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势均力敌的两个人 (第2/4页)
方、各个阶层,甚至包括少量的汉人。 “柔然”这个名字不知道谁起的,意思也模糊,就像路边捡了个没名没姓的孩子,大家随口叫的。有人认为含义是“聪明、贤明”。他们自称为“茹茹”,“菇”是汉人的姓,可能是他们汉化以后取的,找了一个和“柔”读音相近的字。但在我这个“文明人”看来,柔然只是还没有开化的原始人,轻蔑地称他们为“蠕蠕”,意思是不会思考的虫子。 柔然本来就属“杂交”,所以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姐妹,扩张的速度非常快,最强盛的时候,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西边到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还进入过塔里木盆地。 先祖在位时,两个邻居的关系就极差,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明元帝拓跋嗣时,北魏被打得差点“残废”,只好在平城的北方修筑长城,从此死死“顶住大门”,双方消停了几年。 在我即位后,咽不下这口气,拳打夏国时,还脚踢柔然,忙得不“歇火”,和柔然交手主要有三个回合。 第一次。 柔然的可汗叫大檀,听说北魏的“新领导”才十六岁岁,大喜。秣马厉兵大半年,得到消息:拓跋焘像猴子似的坐不住,上台五个月,就拔腿跑到东边去了,晃悠了三个月,才回到平城。 大檀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老前辈的厉害。 他派六万骑兵迅速穿过阴山,突然出现在云中。拓跋焘下令全国总动员:各地部队全部开往云中。让对手明白“少爷”不是好惹的。 但是,他的性子实在太急,没有等到其他部队集合到位,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