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_分卷阅读22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3 (第3/4页)

方和人敬酒干杯,聊天。

    台里一位领导偶然间问:“小北,看你在棚里设计的那面照片墙,有些是以前在大西北山沟里拍的?你去过?”

    孟小北点头道:“在陕西岐山山沟里拍的,我出生在那儿。”

    领导问:“你在那里出生?父母做什么的?”

    “你父母也是最早参加大三线建设那批老职工?”

    “都是老三届啊,我和我的哥哥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啊,咳!”

    领导再次端详孟小北,那眼光就不一样,充满同路人的感怀知遇。这也是文革过来的历尽波折的一代,如今在社会上混出头了,就想要提携后辈。领导说,“我大哥当年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去到四川大山沟里一座枪炮厂,干了二十多年,身体都垮了,一辈子没出来。他为了让他孩子能出山,把他儿子送出来交给我们带,所以我侄子一直跟我们家过,像我半个亲儿子。”

    “你父母现在还好?还在山沟里吗?”领导很关心。

    “他们厂子工人后来都出来了,家属宿舍搬到西安。我和我弟考到北京的大学,我父亲前两年交通意外,已经去世了。”孟小北说话时,非常之平静。

    领导略吃惊,面露遗憾:“啊,是这样……”

    孟小北现在已经能很平和、镇定地,在饭桌上向旁人讲述家里二十年间的际遇,淡淡然然,也看不出特别的压抑悲痛。席间一片静默,只有筷子碰撞杯盘发出的清脆心声。几个同事静静地听,偶尔发出嗟叹唏嘘,感叹人间悲欢,世事无常。

    领导都是见过世面的人物,会识人相面,喝酒,点点头:“你父亲也值了,养出两个儿子都争气,没给父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