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482) (第19/20页)
朝皆敌,而今看他老爹的本事学了多少尚且不知,王三原的火爆性子是传了个十成十。 “平川所说,是否过于臆断……”康海想着劝劝这位乡党。 “对山你与刘瑾有旧,自不用担心,王某却不会任人拿捏,坐以待毙 ,这便回去具疏自陈,王晋溪想置身事外,哼,做梦!” 蔡潮迟疑道:“事情一旦闹大,恐不好收拾吧……” “虽同为考官,我等官卑职小,不过受人牵连,却被锦衣卫传讯,横加指责,那非议指向之官反晏然自若,巨源,你便甘心代人受过?” “这……”蔡潮哑口无言。 王承裕振臂呼道:“事到如今,诸君倘要自救,便随我一同上疏,唯有掀起风潮,才可让朝中枢要不敢轻擅处置,还我等清白!” 十四名同考官虽都是进士出身,但多是翰林院与六科官员,少历实务,这为官眼界与做文章就不在一个水平上,此时一听王承裕撺掇,立时群情激奋,纷纷叫好。 康海虽觉不妥,张张嘴还是未将心头疑虑说出,众人都以为自己与刘瑾一党,就算说什么恐也无人肯信,唯有喟然一叹…… ************ 孝顺胡同,杨府。 杨廷和轻抚颏下短须,坐在椅上沉吟不语。 位居客座的蔡潮与湛若水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同伴心中的担忧与疑惑,湛若水轻声道:“恩师……” “哦,”杨廷和似乎才回过神来,“元明还有何事?” “王天宇首倡之事,我等是否附尾,还请恩师示下。” 蔡潮跟着点头:“是啊,还请恩师指点。” 二人都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那届主考张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