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464) (第3/18页)
卑职义不容辞。” ************ “臣在大同巡抚之时,正值虏贼猖獗,地方残破,募军市马,筑堡修边,岁无宁期,出入锋镝,万死一生,至于收放粮草不过提督大纲,岂能一一周悉,库藏虚耗历年久远,若果事有干臣,彼时科道岂容不劾!况臣已授宫傅之职,委托司马之任,圣恩优渥,伏望少垂优礼,将远年巡抚任内事听与开释……” 刘宇朗声吟诵,频频点头,“好,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任谁看了定要掂量一番,老夫这个才受封的太子太傅,若是受了边储之事牵连下狱拿问,圣上面上也不好看,嗯,新都杨氏,果然文采非凡,哈哈……” “谢部堂褒奖,只是……”杨廷仪略略躬身,“上陈之前,还是要先请内相过目。” “那是自然,其实递给刘公公就等同递与了皇上,大家心知肚明。”刘宇有些得意忘形。 杨廷仪垂目低眉,对上司的口不择言充耳未闻。 ************ “那奏章刘至大可满意?”文渊阁大学士杨廷和立在书案后,提笔蘸墨。 “小弟的奏章他几时不满意,”杨廷仪面对兄长,终于露出几分卖弄的得意神情,“急匆匆带着去见刘瑾了。” 杨廷仪比量着案上纸卷,似在思量书字架构,闻了兄弟自夸之言轻笑一声,“倘若无你,真不知刘至大该如何是好!” “兄长,小弟有一事不明……”杨廷和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便是,你我兄弟无须遮掩。” “刘至大与丁南山失和,无论谁胜谁负,终是他们狗咬狗,我等该乐见其成,何以让小弟为他尽力申辩 ?” “你觉刘瑾查盘天下府库钱粮,所为何来?”杨廷和反问兄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