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细无声_051章 金鼎轩和云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1章 金鼎轩和云顶 (第2/4页)

,夜市其实并不少,在鼓楼前、新街口、菜市口等很多主要交通枢纽街道上,都会有专门从傍晚出来摆摊的小商贩,专门卖一些馄炖、卤煮、饺子、面条之类的吃食,营业时间会拉晚儿到半夜,算是京都夜生活刚刚开始方兴未艾的一个背景。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东直门内大街上就出现了几家专门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饭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晓林火锅,薄利多销,味道不错,生意很好。再往后这条街上的饭馆就逐渐多了起来,还都是二十四小时营业,金鼎轩算是这些饭馆里档次最高的一家。

    其实簋街能走到一条全国知名的饮食街,最该感谢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后来闻名而来那些食客,而是当时京都歌厅、夜总会里的小姐。

    熟悉京都九十年代的人都知道,东、西两个城区区的管理比较严格,老街道、老房子也多,没有太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对夜总会、歌厅这种新兴娱乐行业而言,并不合适大规模开办。但和东城区接壤的朝那个阳区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它发展的比较晚,从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开发出来,以前东直门再往东除了一个长途汽车站和农业展览馆之外,都是农田和村庄。

    一直到使馆区在这一片落户,周边的大饭店也多了起来,比如说长城饭店、昆仑饭店,后来什么亮马河饭店、凯宾斯基饭店、燕莎商场也应运而生。再然后就是成片的高档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钻了出来,于是这片地区就成了京都的一个白领、高收入群体最集中的地方。

    娱乐产业抓的就是高消费,要是指着从老百姓兜里掏他们的工资,那得穷死。所以这片地区就成了京都夜生活真正开始的地方,第一批搞歌厅的基本都是香港和湾湾人,大多是在饭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