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 (第3/4页)
定好的地方。 ****** “喏,这是我们家这个月分到的粗粮,按照说好的价钱,一共两块七毛两分。” “这是我家的,一共四块三毛。” 简西到了药品厂的家属院,刚从自行车上下来,就被一群老太太团团围住。 “别急别急,一个个来。” 简西不慌不忙,拿出放在车后筐的秤,将所有的粮食称了一遍,再掀开粮袋随意抓了一把,确定粮食没有以次充好后,再将斤两乘以之前定好的价格,核算完后,将钱交到物主的手里。 他收的都是粗粮,这年头城镇户口的居民都有粮食指标,而在工厂或是机关单位上班的人还能得到额外的补贴。 一般来说,双职工家庭如果没有生太多孩子,生活是十分宽裕的,在经济宽松的情况下,对于生活水平自然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会选择花钱从黑市或是其他渠道购买细粮,而分到他们手里的粗粮除了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被吃掉外,剩下的多被用于接济乡下的亲戚,或是转手卖掉。 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开放了私人买卖,可在票券时代,想要大批量购买粮食还是一件麻烦的事,简西一没有人脉,二没有充足的资金,就将目标放在了这类人群身上。 半天下来,他跑了三个家属院,花了十七块钱,买了近两百多斤粗粮,这些粗粮多以高粱、荞麦、麦麸为主。 做完这些,简西没有休息,而是带着这些粮食去了海市周边的乡村。 和城里相反,在目前生活水平还不算特别宽裕的乡下,普通老百姓还不是特别舍得敞开肚子吃细粮的。 乡下有和城里不同,这会儿还有公社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