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_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2节 (第4/8页)

起床帮忙一起洗菜、做馅料。

    今天准备的依旧是韭菜鸡蛋馅馄饨和荠菜猪rou馅馄饨。山上的秋荠菜已是最后一茬了,趁着还有赶紧再卖几次。

    韭菜洗干净后控干水份,切碎,滴上几滴油,加一点点糖,碗中打入鸡蛋,搅拌,加入盐,低温入锅,炒碎,关火,晾凉后拌入韭菜,虽然是菜多蛋少,但白氏手艺好,调味料掌握精准,都是同样的原料,她拌出来的就是比别人好吃。饶是穿越过来后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了黄寄北还是会被馋到。

    他家做的馄饨,主打的就是鲜香,热乎!

    韭菜是地里新割的,荠菜是山上挖的,鸡蛋是从同村淘换过来的新鲜的老母鸡蛋,为了降低面粉的成本,白氏更是直接买了邻居家的麦子自己磨的面粉。

    底汤采用新鲜的棒骨,昨晚就熬上了,加上了白氏配比好的香料。

    滚开的汤里滚动着两只大棒骨和十几只香菇,飘出阵阵香味。

    白氏的手速极快,包好的馄饨在小抽屉里一个个站得整齐又精神。

    黄寄北之所以选择卖馄饨也是源于白氏这一手的好厨艺,原来白氏的生母原是司膳房的女史,在宫中是专门负责白案的,点心、馄饨和面条这些都是她的看家本领,她总能把简单的吃食做的美味异常。

    凭着一手厨艺,白母在二十五岁出宫嫁人后一手经营起了一家饭馆,只可惜她去的早,饭馆最后落到了白玉竹的后娘韩氏手里。

    黄长植少年时在镇上的陈木匠家做学徒,那陈木匠为人小气,每天让学徒们各种粗活重活从清晨做到天黑,却只给两顿红薯粥,手艺更是瞒的紧。

    好在黄长植够机灵,也算是学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