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子玉焚书,鬼物来袭 (第4/7页)
年轻时游学鲁国,租房暂住的故事。 鲁国房东给了圣人两个选择,一间房挨着茅厕臭气熏天,另一间挨着私塾环境优雅,圣人拮据租不起私塾旁的一间,于是就和房东讨价还价,房东当时就问:圣人何求? 自然,那时候的圣人还不是圣人,房东问的原话也一定不是“圣人何求”这四个字。但后世书写却不能冒犯圣人名讳,这才有了圣人何求这个典故。 这类的故事里包含着一些圣人思想,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题型有些像上辈子写的议论文,除了要讲述故事外,还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圣问则是一些提问,要用圣人语录回答,不可随意乱写。 自然,圣人说过很多话,哪怕相同的问题都会有各种回答,有些回答相似,有的则截然相反,这就看考生自己的领悟。 要做好圣人录和圣问,自然就要知道圣人的各种事情。 沈浪着重准备的就是这部分。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他终于翻过了《圣人东游》的最后一页。 只是微微思索,就发现书里故事隐喻的一些道理,都能很容易的想明白。 他大概能猜到,这是因为才气灌体后,他已经进入了儒道第十境“学子境”的缘故,因为学子境所获得的能力,就是“自见”。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见”这能力就是能加强读书人的理解力,让其能更容易看懂圣人经典。 当时突破的时候伴随着的是脊骨的恢复,之后立刻又文镇赵奢,也就没太注意,直到来到杨家庄读书,这才发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