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_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1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153节 (第5/7页)

村民,连村子都不用出,就把地里的东西销出去了。

    包括大米——稻鱼共生的早稻米,松软清香、养胃易消化;晚稻米晶莹剔透、口感软糯,比市面上卖的本地普通大米不知优质多少倍。

    收购价哪怕贵上五分、一毛,也有的是人买。

    徐家村成了平阳县最先富起来的村庄。

    政府看到了徐家村的潜力,次年接到上头下达的修路任务后,优先给徐家村修了一条贯穿全村、直通县镇的硬化水泥路。

    那之后,徐家村田地里的产出,销路更广了。

    徐家村成了平阳县有名的先富村,迄今为止,已经接连两年被评上示范村了。

    如果说平阳县最先富起来的是徐家村,那么徐家村最先富起来的就要数老徐家了。

    一栋精致的两层洋楼矗立在硬化水泥路的北面,青砖院墙、红漆大门、门口两棵金银桂树。

    这是前年盖起来的。

    原本养殖稻花鱼的第一年就能翻盖新屋,可一下子承包了二十亩沙地,徐母担心种砸了没收成,就攒着钱没舍得盖。

    没想到次年夏天,二十亩沙地西瓜卖脱销,三亩水田的稻花鱼也大获丰收,老徐家脱颖而出,成了徐家村第一个万元户。

    兜里富裕了,谁还满足于翻新旧房?直接推倒盖起了红砖黑瓦的洋楼。

    二楼还设计了个凸阳台,中间外延了一部分,扩成了大露台——夏天乘凉好地方。

    原先的正屋、厢房被三大间的二层楼房取代,地基要比院子高小半米,设了三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