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_第4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第1/4页)

    lt;div class=book_ fix id=quot;textquot;gt;

    【杜甫作此诗时,花敬定已平叛立功,再归蜀中。花敬定替朝廷平定段子璋谋反后,居功自傲,骄恣不法。他不仅放纵士卒在东蜀大肆掳掠,而且还在蜀中过上了骄奢yin逸的生活,俨然天高皇帝远,蜀中他称王。过上土皇帝生活的花敬定逐渐僭越礼法,开始擅用天子之乐……】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乐数之礼,自上而下,礼崩乐坏,是为王道失衡。在古代,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便是音乐和舞曲,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以祖孝孙为太常少卿,考订大唐雅乐。直至太宗李世民,又充分肯定了礼乐分级的作用:“天子十二钟,上公九,侯伯七,子男五,卿六,大夫四,士三……太宗称善,于是加级颁赐各有差。”】

    【花敬定自诩远在蜀中,僭用天子礼乐,人所不忿,却无敢言。杜甫知此,于是作《赠花卿》一诗,其中词句,颇可玩味。除却刚才的“日纷纷”与“几回闻”,“只应”一词也委婉表达了杜甫不赞同的态度。除此之外,“人间能得几回闻”更是语含讽刺,意即多行不义必自毙,花敬定僭越用乐,必不能久。】

    【除了《赠花卿》委婉地表达了杜甫对花敬定的观感,他还写了一首更为直白的《戏作花卿歌》表达自己的不满。其中有两处特别有意思,月兮特意摘出与大家分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