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2/4页)
。而且与之前相比更有出战的理由,因为蒋军离开后,如果红十五军再一走,无论是29军、还是晋绥军或是傅作义的35军,实力都不足以与两个日军常设师团抗衡,到时候无人能制的好几万精锐日军在追丢敌人的暴怒下难保不会弄出什么惨案来。如果打不过的话,胡卫东自是不会盲干,但现在并不是完全没有胜机,既然如此,胡卫东自是要拼一拼的…… 对于胡卫东的决定,张浩再次给予了支持,但他这个政委也不是白当的,在他的提醒下,胡卫东顿时意识到这一仗规模太大,如果没有请示中央就擅自做主,一旦打得不好,那么这责任就太大了,即便打得好,也有目无组织之嫌,而且以伟人的高瞻远瞩和军事天才,或许可以指出一些胡卫东他们三人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也说不定…… 在以前委名义发出的电报中,胡卫东指出了此战红军的六大优势:一,我军兵力多于日军;二,我军的火力强于日军(鬼子俘虏没说实话,胡卫东对于第12师团的详情也不太了解,很自然地拿常设师团一般的编制来估测第12师团的实力。);三,我军的战术优于日军;四,我军官兵的战斗经验比日军丰富;五,相对于日军,我军算是内线作战;六,此战日军的飞机无法参战,而我军的航空兵却可以,空中优势在我军这边。 而劣势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我军单兵的军事素质如射击技术等等不如日军,技术兵种尤为明显;二,我军的基层军事指挥员素质不如日军。 综合两方面来看,红十五军的胜算要明显高于日军一方,而且歼灭战与游击战相比,不但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