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国舅的太师路_分卷阅读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2/4页)

实行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特许制度。经官府批准运输和贩卖官盐的商人(引商),要在官府指定的地点领盐,并在指定地(引岸)销售,不许销往别的地区。

    题目不难,引岸法的利弊自己不用细想便能写出好多条,只是,殿试之前,出这种考题,究竟是皇帝欲行新政,敲打朝中的某些文武,还是朝中势力角逐?

    罢了,四平八稳方是上策。只要不落下等,殿试还可翻身。

    打定主意。徐穆提笔书写。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一半。

    徐穆心思平稳,写的极为舒畅,已开始着手在卷上抄写。

    考官自桌旁走过,瞥见徐穆一手方正圆融的台阁体,眼中暗含赞许。

    再见徐穆满脸稚气,风华少年,能不冒进,勤勉书法,心性可嘉。再顺便瞅瞅徐穆的文章,十足的规规矩矩,四平八稳,半点不出格,嘴角上扬了十五度。

    “希贤何故发笑?”户部尚书叶淇十分好奇,朝中谁人不知,想得刘阁老一个好脸色,只怕要重新投胎才好。

    “四排末那个最年幼的举子,本清兄一看便知。”

    “哦?”叶淇难得起了好奇心,走到徐穆身旁,装作不经意地看了一会儿,刚要笑出声来,又下意识地掩袖遮住半边脸。

    回到原处,叶淇感叹:“希贤当真慧眼,竟找出这么一块美玉。”

    “若按我的脾性,自然不喜这等沉稳有余,锐气不足的举子,不过,有人需要。”刘健朝殿中的横梁上绘的龙纹祥云图看了看。闻弦歌而知雅意,叶淇当即点了点头。

    乾清宫暖阁,弘治帝照例宣首辅徐溥、丘浚、刘健三位阁臣商议国事。商议完毕,刘健忽然欲言又止。弘治帝便笑问:“刘先生,可有话要说?但说无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