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9章 (第2/3页)
铁面御史。后来因得罪的皇亲国戚太多,落得个“牵涉时政”的罪名,部议革职。 康熙爱才,存了保全之心,便外放了天津道。康熙四十八年,李发甲升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攻读四书五经三十余年,步入仕途二十四载,李发甲才由不入流熬成了正三品,这其中还有康熙的破格提点在里头。 曹颙就算从侍卫营的履历算起,不过才二年半的时间,就已经是正四品。李发甲若是能够看他顺眼,那才叫奇怪。 侯居广与李发甲完全是两路人,虽然同地为官,但是几年下来却只是泛泛之交。 眼下,见李发甲倚老卖老的发作曹颙,侯居广却有些幸灾乐祸。先前被牵连到“陈四案”中的那个候补道台,算起来是侯居广的一个世侄。 原本侯居广想着,虽然那个世侄被牵扯到“陈四案”中,但是毕竟只是过路知府,应该不会担太大干系,不过三两个月走动走动就好了。东兖道这边,又不是肥缺,惦记的人应该也有限。只要在吏部那边打好招呼,留几个月的缺应该不成问题。 没想到京中带回的音讯,却是已经有人补缺了。因此,侯居广看着曹颙就有些不自在。 侯居广是旗人,对官场的道道明白的通透,不像李发甲似的,就是个土包子。曹颙官品是正四品不假,但是郡主额驸的身份同于武一品,一等男的爵位是正二品,就算在巡抚面前,也能够平起平坐。更不要说这按察使本就不是直属上官,李发甲这番作为,实在是愚蠢之极。 侯居广一边火上浇油的为曹颙说几句好话,引得李发甲越发要反驳,一边暗中观察曹颙,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 若是早两年,曹颙没有户部为官的经历,怕对侯居广这番“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