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3/4页)
柳希声,只能迷茫地把车停在路边。 村子沿河涌亮着一排黄色的方灯笼,灯笼照着其下的水泥仿木栏杆,看上去古色古香。这排栏杆是今年年初才搭好的,柳希言晚上不太出门,所以竟没有见过这种景象,此时生出一种想沿河涌散散步的冲动,至于晚饭期间怎么贴着清心符和柳希声共处一桌,这种烦人的事情,先抛一边好了。 村子不大,河涌两边是旧村,大部分是民国时期的灰砖房,独栋的砖房都不太大,形制基本类似:正对河涌一扇木门,大门都是退后两步内嵌式,门边有大红砖镇墙角,家家户户门边墙面上都嵌入一块阴刻着\"泰山石敢当\"的石头,风化后已经难以辨认字形。这种形制的小楼一般都是两层高,二楼有个阳台,阳台栏杆各有各的花俏;还有两家的二楼没有阳台,反而是南洋风格的券柱和拱顶。 柳希言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对这些建筑早已见怪不怪了,他知道老房子大多数是老人家住的,像他父母一样的中年一代都在新村买了宅基地,重新建了房子住。而他这一辈的,有部分因为在市内或者其他镇区工作,早就搬到外边去了。不过也有很多年轻人成家生孩子后,又回到村子里和父母一起住,反正开车去市内走环城路,去哪儿都不远。 村子有上万人口,当医生的有四五个,其中有两个是他们医院的,一位就是住在河涌东边的病理产科主任吴廷方,另一位住在河涌尽头、牙香街入口处,是已经退休的老医生柳昭诚,今年接近80岁了。柳昭诚是柳希言的二大爷,当年柳希言报考医学院,从而走上这条不归路,全赖他的怂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