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94节 (第4/8页)

然能喝口汤,但也就只能喝口汤而已。

    大头其实不是国家赚了,而是掌管榷卖的那些官吏赚了。

    本身国营专卖的情况下,他们就没有改进技术,增加商品品质的动力,因为百姓不管怎么样,都必须要从他们手里买,何必浪费那么多精力?

    所以就导致这些掌管榷卖的官吏人浮于事,甚至还私底下把官营的产品卖给商人,又或者自己偷出来贩卖。

    另外就是很多官员背后都有家族商业势力,比如那位龙图阁待制马季良,还有给事中胡则,殿中侍御史王沿候等等……

    如果说官员经商的名单的话,估摸着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因为不止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官员也经商。

    甚至宰相吕夷简、王曾、王随、蔡齐、宋绶、盛度,乃至于晏殊都广盖私宅,出租谋取暴利,被蔡襄弹劾。

    也难怪苏洵在《嘉祐集》中对此感慨颇深,“吏之商,既幸而不罚,又从而不征,资之以县官公籴之法,负之以县官之徒,载之以县官之舟,关防不讥,津梁不呵,然则为吏而商,诚可乐也。”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贪污确实比较少,因为人家不仅工资高,而且完全不需要靠贪污发家致富,自己利用手中的权力,自己赚钱。

    相当于后世西方某政客掌管着批项目的权力,然后项目都给自己家人做了一个样。

    这就造成宋朝商业确实繁荣,可像明朝盐商那种身家几千万甚至上亿两白银的顶尖商贾却完全没有。私人商贾完全被这些官方商贾给压制,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出现,连萌芽都算不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