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赓芸救灾之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赓芸救灾之策 (第3/5页)

语,尽数切中要害。

    “中丞,方才我已看过这次受灾人数,若各府县并无隐瞒之事,仅金华、处州、绍兴三府,便有三十万人需要赈济。除此之外,衢州、严州,只怕一些府县也会出现饥民,若是为了安全起见……想来除了各府自行开仓放赈,皇上那边,我们还需要四十万石赈粮,才能让百姓平安度过灾情。”阮元这时已将各府县相关赈灾上报公文都拿到了堂上,是以李赓芸不过片刻时分,便已清楚受灾人数。

    “生甫兄历任府县,已有多年,我信得过。这四十万石赈粮,我今日便上疏皇上,请皇上截留漕粮,以备赈济之用。”阮元道。

    “中丞,若说清查府县官员,如此当以足够。但在下认为,赈灾之要,在于县吏,这县吏的清查,却要更费一番心思。在下多在府县办事,相信一个道理,凡政事,需开诚布公,公之于百姓,百姓方知政事始末,jianian吏亦难以从中取利。是以这次赈灾,中丞务要公示各受灾府县,每处受赈几月、每人受赈升斗。依常例,凡受灾十分之民,需给赈四个月,八九分之人,给赈三个月,六七分,是两个月,其余百姓,亦当蠲免赋税,以纾缓民力。每一大口每月,受赈米一斗五升,小口半之。如此受赈虽不充盈,却也足以让百姓度过难关了。”李赓芸所谓大口,大体指的是成年人,小口则是未成年人。阮元听着,自然也连连点头,忙招呼过下面属吏,将李赓芸所言一一记下。

    “生甫兄所言公示之法,确是良策。但依我想来,仅仅依靠公示,却也不够,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