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满门抄斩 (第2/5页)
越京有着更好的吸引力,当年的大唐对于越京可是下了血本。第三步,便是教化,大量的读书人被派往越京,免费地开设学堂,免费地教山民子弟读书,识字。 这一条耗资无数,历时近百年的国策,在李清大帝离开这个尘世的时候,终于取得了当初他所希望的成果。绝大部分的山民部族下了山,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因为山外,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而且他们的子弟在接受了大唐的教育之后,也不愿意再回到山中。 山外的世界更加多姿多彩。 绝大部分的山民部族下山,剩下的仍然顽固不化,坚守着部族特点的山民部落再也不成气候,而且,有了那些下山的山民的收导,更多的熟悉大山情况的山民子弟进入军队,也使得这些固守大山的部落在与大唐的冲突之中屡战屡败,几近灭族。 越京虽然地处东北,远离中原繁华区域,但其城市规模,文教武功,却并不输给中原的任何一座中心城市。 百余年前,曹氏篡位,时任越京都督府都督吴秀山趁势而起,自立为帝,在随后的与齐国的战斗之中,依靠着与秦楚联手,迫退了齐氏,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越,秦,楚三国始终结成联盟,共同对抗齐国,最终迫使齐国承认了他们的地位,四国分割大唐的天下格局,就此形成。 四国之中,越国因为国土的近半部分都是山区,而最富裕的平原地区,却又偏偏与齐国接壤,几十年下来,战火不绝,无法得到休养生息,国力始终在四国之中稳稳位居末位,但作为抗击齐国的铁三角之一,越国却又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百年以来,看似危若累卵,却始终屹立不倒。 百年后的今天,越国终于第一次感受到了灭国的危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