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3/4页)
有:一片菜地的中间搭着那么几件草屋,菜地的周围则是用荆条编制成的篱笆,上面还爬满着各色的野花。 茶馆的门前架着一张芦棚,在这里喝茶的话,风清日丽和云卷云舒都尽收眼底,兴致好的、再沾些文墨的sao人们没准还会挤出几句五言七律来。但我却不喜欢这里,太阳直直的晒下来总是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喜欢在茅草屋里喝茶,一来是这里热闹,二来是可以到点听戏。 就像那架芦棚的风格一般,野茶馆里的戏也是简陋的。来这里喝茶的人不像城里那么多,茶老板当然也不会把整个戏班给你搬过来,不然弄个全角儿的大戏比划一下,老板几天的生意都白忙活了。所以能来这些野茶馆里演出的除了八角鼓、什不闲之类的说唱,就只有一些简单的戏曲了。通常就是那么两三个人,化好妆后,一人来上一段,唱完后就接着赶场走人。在野茶馆里听戏的最大不同就是这里没有舞台,那些戏子穿着行头在你身旁走来走去,声音听的也是真切。 我们那次兴许的上岸早了些,坐定喝茶,过了很久也没见唱戏的来“登台”。朋友几次三番的催促,店老板每次都要陪着笑说“快了”,“快了”。看着茶老板那副卑躬屈膝的样子,我感觉自己差不多是全北京最差劲的茶馆伙计了。 第 3 章 随着一阵车马停住的声音,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戏班姗姗来迟。店老板先是迎上去寒暄两句,问了问节目,然后就一路小跑的赶到草棚里,笑着说:“唱戏的来了,一会儿演出的是开年来最红火的小段,稍等片刻,妆画好了就上。” 既然唱戏的已经来了,我们也就不必为此着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