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_第五十五节 转折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节 转折点 (第5/5页)

州,拒绝承认南阳对安州的吞并,要求南阳必须立即恢复安州局面,并将刘玄的使者逐出长安。

    此诏令一出,鄂黄杜家和襄阳萧家也都符合长安诏令,要求南阳必须立即退出安州,还安州士绅民众太平,同时安州境内也出现小规模的叛乱,但迅即被驻扎在安州的刘广部镇压下去。

    整个局面在这一时候出现了拐点。

    迫于形势不利,大梁围攻郾城的大军被迫东撤进入北陈州,并向宋州挺进,以解宋州之危,郾城之围遂解。

    景泰五年二月十一,东线大梁龙骧军也意识到此次伐蔡行动已经趋于结束,再对西平、吴房、朗山三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掳掠抢夺之后,也率军北返。

    南阳军在获知大梁动作之后,从真阳城下北返,但在白苟城北四十里地处遭到蔡州军一部阻击,随即就遭到掩杀而来的南阳军猛攻,大溃,余部甚至在白苟城都未能站稳脚跟,被随后跟进而来的蔡州军猛攻,被迫退出白苟城,逃往新息。

    也幸亏南阳刘同在接到刘玄求援之后,率军两万从桐柏渡淮东进,击退尾随而来蔡州军,刘玄残军方才得以从新息渡淮经罗山返回申州。

    同时在平舆遭遇袭击的天兴左军也退出蔡州境内,撤回了南陈州。

    景泰五年三月十二,梁军与泰宁军和感化军联军在宋城东南六十里处会战,双方持续大战九日,损伤惨重,最终各自退兵,泰宁军经虞城、砀山进入徐州境内返回兖州,而淮北感化军也退守萧县。

    在梁军东线与泰宁军和感化军联军会战时,梁军北线大军也和晋军、泰宁军联军连续发生大战,双方互有胜负,进入四月,农忙在即,晋军、感化军陆续退回各自防区,第二次中原大战宣告结束。(未完待续。)瑞根的烽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