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节 校场里 (第3/5页)
边,与沙陀人、契丹人和吐谷浑人都曾经多次交锋,战力不弱,虽然这些年由于刘守光和张氏的不信任而逐渐被冷落,纪律和战力都有所下滑,但是只要能够补充其后勤辎重,重新整肃风纪,相信很快就能恢复到原来状态,他们打仗经验丰富,尤其是擅长野战,这对于我们淮右军来说无疑是一大弥补。” 对于杨堪、张挺等人来说,王邈的话无疑有些不太中听,尤其是觉得他过于拔高河朔军的战力而有些贬低淮右军的战力,这让人有些不舒服,不过他们也清楚,王邈的话并没有太多的夸大其词。 淮右军中除了第一军算是真正打过几次硬仗外,其他几军都是匆匆建军,训练虽然刻苦,但是至今未经历过像样的战事。 “九郎之意,河朔军来淮右之后,是否需要和淮右其他军进行混编?”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淮右除第一军外其他几军都缺乏经验,但是河朔军与这几军混编是否能达到目的?会不会反而引发混乱不适?要知道河朔军和淮右军的训练风格模式都大相径庭,真正要混编,未必能达到目的。 王邈在这个问题上也考虑过许久,一度认为需要混编,但是后来又觉得混编效果未必好,改变了想法。 “主公,我觉得可以考虑在对吴地战事中折损较大的军队、表现不佳的军队中进行混编,如果表现上好,那就没有必要了,他们需要的也就是不断地历练打磨。”良久,王邈才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符合江烽的观点。 他也不认为河朔军与淮右军现在就混编就最合适,淮右军固然因为经验不足而战力有影响,但是哪一支军队也都是在不断战争中成熟起来的,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