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节 背后的人 (第4/5页)
“我知道南阳和淮右有些龃龉,但是从大局来看,因为这种小事与淮右交恶,并非明智。” “哦?”刘墉目光微微一阴,这两天里他觉得这王继川头脑清醒,眼光深远,算是个人物,虽然非嫡子,继承王氏家族地位也不可能,但是也觉得值得一交,没想到此子居然会对南阳和淮右之间的恩怨也有看法,“某甚想一闻。” “很简单,墉兄,某闻玄公和同公嫌隙已深,尊兄已然接任南阳府尹,日后接掌南阳节度使也是迟早之事,那墉兄日后何以自处?”王继川并不在意,“若是墉兄要想与尊兄抗衡,保持自家独立,某觉得,只怕和淮右处好才是正理,内忧方为大患啊。” “兄弟阋墙?继川兄觉得这符合刘氏一族的利益?”刘墉冷笑,刘奎也有些恼怒的看着这个家伙。 “不,某不是这个意思。”王继川笑道:“某只是提醒墉兄,要自立,首先得要自强,没有足够的实力,兴许家族的助力很容易转为别用,这甚至比外部敌人更危险,所以有时候在外部有盟友会更可靠,起码他没有资格取得你家族中属于你的东西。” 刘家和王家都属于这种情况,王继川的忠告显然是源于他自家的体会,刘墉一时间没有说话。 伐蔡一战使得父亲威信大跌,带来了很大的负效应。 本身南阳一脉中很多资源和势力的归属就有些模糊,只能说从大概倾向于谁,除了军队外,很多比如高手武将的倾向性,很多营收的生意归属,都没有彻底的定论。 而父亲伐蔡失败后,很多人立即就开始转向风头,迫使父亲也不得不在家族中谢罪。 伯父刘同在伐蔡失败时颇为大度的出兵相助,看似兄弟情深,其实更有接收势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