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06章:专业打假人 (第3/4页)
首先得有两身品牌行头充场面,还得想办法弄到钱将罐头厂重新运转,让大家对自己的话坚信不疑。 陆凡的西装是结婚时置办的,骗不过江北县的众人,陈大壮的衣服更糟糕,他们又没有钱置办,于是乎就上演了刚才那出好戏。 当然,陆凡来之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作为后世《江城日报》的新闻部主编,对江城的经济发展很熟悉。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光是江城市,全国上下都造假售假成风,几乎所有的大商场,都能随随便便买到一大堆假货。 尤其是温州,在八九十年代,几乎是假货的代名词,前后经过三次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将假货公开烧了三次,也没能遏制住造价之风。 假货越打越多,老百姓苦不堪言,直到国家在94年出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情况才逐渐好转。 那个时候,华国出现了一个打假英雄王海,专门在各大商场买假货双倍索赔。 因此,王海每到一个地方,当地市场就一片恐慌,如临大敌。甚至,各地商场纷纷喊出“防火防盗防王海”的口号。 陆凡自然了解这段历史,知道江城各大商场,基本上都在港岛的中英街进货,两三百元进价的高仿名牌,转手就能标价十倍卖出去。 陆凡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弄了一套证件,通过不太高明的演技,便轻轻松松弄到四套“价值”八千多的衣服。 这种买卖可谓是无本万利,陈大壮既兴奋又忐忑,感觉良心有些过不去,陆凡却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咱们这是替天行道,惩罚那些为富不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