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_第169章 康熙的考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康熙的考验 (第4/6页)

很稳当。

    说白了,张廷玉是个啥样子,玉柱就是个啥样子。

    玉柱和张廷玉都是四品顶戴官服,仅从背影上看,很容易令人看混淆了。

    一般人都不重视的请安折,玉柱却从诸多的请安马屁之中,看到了各地的不少实情。

    比如说,两江总督阿山,在请安折中,就带了句,织匠醉于市。

    嘿,因为纸张非常值钱的缘故,古文言文,向来都是字少,意思多,浓缩的精华。

    织匠醉于市,区区五个字而已,玉柱看到的却是,织造府的差役当街喝多酒,闹事。

    按照不成文的官官相护的逻辑,若是阿山和曹寅的关系甚好,必不可能在奏折里添上这么一句。

    这一句看似不相关的话,反证了,阿山和曹寅之间的矛盾,大有激化的趋势。

    康雍乾这三帝,坐于宫中,便可指挥官员们,作出较为正确的决策。根子就在于,他们三个,都看得懂里臣子的奏折里,藏着的小名堂。

    嘉道咸,这三帝,就大大的不行了。其中,最差火的就属读书不精的道光了。

    道光看不懂奏折里头的意思也就罢了,总是喜欢吹毛求疵的在奏折里乱挑小毛病,无厘头的将臣下贬官罢职。

    时间一长,就算道光帝是真心节俭,下边的臣子,谁敢和他和真话。

    奇葩皇帝之下,才会出现奇葩官员。

    仅道光一朝,因种种小问题,而被罢黜革职、坐牢、流放充军和被杀的官员就有300多人。

    倡导多磕头少说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