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四章 上映 (第2/9页)
,因为开头就是一篇日记……又或者按照书里写的,是日志。 “我”叫毕东华,天问计划第三期的船员,因为遇到了沙尘暴,队伍遇到了困难,然后其他船员趁着飞船走了,把“我”留了下来,大概是因为他们认为“我”已经死了。 “我”原本要死了,却又幸运地活了。但是万幸中还有不幸,就是留下来的只有“我”,而“我”根本没有办法离开,此外,物资只够我存活一个月。如今,已经是“我”独自生活在火星上的第七天。 看了开头,杨萧就已经笑了,于东这次写得确实很有趣味性,而且他看的资料也没有白看,就在“我”那些絮絮叨叨的描述中,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就被带了出来。 故事就在“我”的絮絮叨叨中展开了,而且很清晰,包括天问计划——人类登陆火星的整个过程,都不知不觉地交代了。 那些专业术语,明明看不懂,却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因为于东总有方法让它们看起来很有意思。 随着日志越来越多,毕东华这个人物的整体形象也跃然纸面。 一个内心丰富,有着植物学家背景的工程师,喜欢看足球,同时是一个没事爱吟几句歪诗的文艺青年。 在第十三天日志的时候,整篇就一句话:我想知道中国队有没有出线。 这一句话,就把杨萧给整笑了。 至于他吟唱的那些诗……比如他会看着地球的方向说:故乡,是离开后才能拥有的地方。 嗯,第一句就很让人伤感。 随后是第二句:健康,是生病后才会明白的东西。 这句倒也还好。 第三句:活着,只有倚靠死亡才能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