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艰辛路(科举)_分卷阅读4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4 (第2/4页)

中的文书,笑道:“崔大人治理江南有方,怎会有纰漏。”

    崔娄秀一点都不意外谢行俭的答案,抬手让下人将剩下的文书一并搬到谢行俭跟前。

    这些文书涉及民政、财政、军政,谢行俭察看这些机密文书,目的是纠察崔娄秀近几年在任上是否做到了吏治清明。

    因为江南府上半年受了瘟疫大灾,朝廷不仅免税还开了国库援助,除此之外,漕运袁珮那边也降了江南的秋税,这样算下来就是一大笔银子。

    这笔银子的使用去向,谢行俭都要一笔一笔的和崔娄秀清算,不日他回京的时候,崔娄秀还要亲笔写一封折子给他,内容包括银子的督理以及江南府大灾后的重建近况等。

    而作为监察使的谢行俭,同样要写一份折子,主题一样,到时候一道呈送给敬元帝。

    只要两份折子的内容相差不大,崔娄秀就不会出事,但凡其中一份有异议,敬元帝就会提审崔娄秀进京问话,亦或是细究谢行俭。

    为了做好差事,谢行俭打听了前几任监察使官的办事经验。

    一个字形容:稳!

    不想出乱子,那就求稳。

    只要崔娄秀不做太过分的事,监察使几乎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做官嘛,常在河边走,怎会不湿鞋子?谁敢拍着胸膛说自己是绝对干净的?

    何况崔娄秀官职又大,那些监察使的真正官称比崔娄秀要小很多,哪里敢得罪崔娄秀。

    为了讨好崔娄秀,他们写折子时只会往好的地方写。

    许是折子太过和谐,敬元帝看过后有些疲厌,这才让谢行俭这个楞头青来江南一趟。

    在敬元帝的眼里,谢行俭没有老大臣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