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 (第3/4页)
不知下一回见面是什么时候, 不过他也为老师和师母高兴,去了京城至少女儿侄子在身边,他是徒弟,没办法一直陪着他们。 此时他也深刻感受到为什么古人说养儿防老, 因为交通不便休闲娱乐少,再加上古人为子孙后代而活的思想, 没有后代, 人生好似没有了乐趣。 文常敬对于他能中也不惊讶,不过就怕他太年轻, 十七岁的举人, 想想他那个时候也是飘了一阵子的,叮嘱道:“虽中了举, 但仍要勤学不辍,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虽在京城, 你也可以寄书信过来。若要进京赶考,记得前一年就要来京城,到时候就来找我,我和你师母两个人住,怎么都住得下你。” 沈陵笑着点点头,道:“老师不嫌我烦就成。” 文常敬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若嫌你烦,早把你赶了。” 沈陵讨好地给他捏肩膀,尤其是右手臂,长期写字的人右手臂都不会太好,沈陵的右斜方肌就比左边大,大多数都是右手用的多。 文常敬道:“你这回去杭州府,我恰好有几个老友在那儿,我写几封信,你帮我捎过去。你明年不是要去游学吗,有几个地方倒是值得一去。” 文常敬给你说了几个有名的大儒,在哪里,沈陵一一记下,有些感动,文常敬让他捎信过去怕也是给他机会,文常敬的老友定也是有名望的,他捎信他们定要接待他。 老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对别人好从来不爱挂在嘴边,这样的性子在官场可真容易吃亏。 沈陵出去游历当然不只是为了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