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8 (第2/4页)
诊,领取药剂。 元清帝的想法很直接,既然僧人都是慈悲为怀,讲究积善行德,收容照料孤寡,即救了人,又积了善,岂不是两全其美。 算起来僧人反而还得了好处。 何况这些粮食日用品和药七成由朝廷出钱,他们只需出三成就可。 道观也是一样。 此消息一公布,原本被抨击的僧道口碑立刻有了翻转。 民心舆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元清帝感慨的同时不由更加谨慎,且制定律法坚决杜绝民间办报。 而在居养院建立的同时,由太后皇后等出头,施行元清帝先前的承诺,长安城第一间慈幼局成立。 第124章 离开 长安城第一间慈幼局设在了开化坊荐福寺附近, 荐福寺的居养院已经建了起来, 短短几日, 有不少附近的孤寡凭身份牌入住,也有老人结伴来领取口粮和日用品。 为了不让这些慈善成为面子工程,元清帝特意吩咐大理寺在门口设置了举报箱, 凡是有寺庙敷衍了事甚至虐待老人的,可以匿名举报,由大理寺派专人调查。 其它各地也一样, 在官府门口设立举报箱。 而且为了防止官僧相互, 会派记者和当地一些乡绅村长定时参观。 慈幼局也一样,为防止克扣虐待, 会定时派人choucha。 当然,元清帝设立举报箱还有其它目的, 只是暂时不便立刻拿出来,等大家习惯了举报箱的存在后, 再慢慢添加。 慈幼局开门的当日,元清帝特意下旨准许太后皇后等人出宫剪彩,受到邀请的各命妇们纷纷到场, 直接借着慈幼局的院子, 举办了大魏第一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