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39节 (第6/6页)
也借来抄抄看吧。” 士子读完四书五经之后,便开始将各科录取者的试卷收罗来揣摩,就算他们没有收罗,各地的书坊也要打量刻印各科录取文章的选本。《儒林外史》中就提到过,卖给未取得功名的士子的选本,有“程墨”和“闱墨”的区分,墨,就指的是墨卷,选文就叫xx文稿,卖得十分走俏,价钱也很贵。 私下里看选本的事他是知道的,比如宋玉临,傅宁说不定也有在看。 总之,以白鹭书院的教学方法,在做文章之前就是要海量阅读和背诵,将蒙童们的能力压至极限地囫囵吞枣先输入了再说。 因此,自打背八股文名篇开始,蒙童们的日子都不如先前好过了。 每每放了学,傅宁就跟在卫景平后面:“卫四,去老姚的墨铺里坐会儿?” “好啊,去了帮老姚捶墨。”卫景平道。 正好,卫景英和卫景川每日除了去校场习武,也都是闷头钻在铺子里捶墨,多一个免费劳动力不多出一点儿活嘛。 傅宁欣然道:“不会白喝老姚的茶。” 后来渐渐地来的人多了,在白鹭书院说起天下第一墨的次数也多了,其他蒙童就问:“姚先生,是哪个姚先生?” 上林县并不曾听说有个姚先生。 “是姚疯子。”潘逍道。 一说姚疯子,蒙童们都知道了,就是五六年前流落到上林县的那个疯疯癫癫的老人啊。 他竟会制墨,还开起了铺子? 怪不得近来家里头有人说上林县开了个墨铺却不卖墨,先做起了什么半日师的荒唐事情。 “到时候咱们也去瞧瞧?”有人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