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重生_炮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炮台 (第2/5页)

在北方,鸦片经大沽口进入天津。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触怒了英国侵略大沽口炮台上的清军抗击八国联军

    者,于1840年6月悍然挑起鸦片战争。8月,英军入侵大沽口,提出割地、赔款等无理要求。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同意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偿巨额赔款、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列强先后四次入侵大沽口炮台。大沽口军民奋勇抵抗,同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战败后,清政府意识到了大沽口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1858年7月,咸丰皇帝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督办海防军务,镇守大沽口。他在大沽口原址重建新炮台,增高、加宽、增厚旧炮台。修建后的炮台共五座,南岸三座,北岸两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后又在北岸石头缝中增建一座炮台,作为后路策应,俗称“石头缝炮台”,因它的位置在西北方向,西方文献又称之为"西北炮台"。此外,僧格林沁还增强了炮台的布防和火力配备,加强守军的战备训练,做了一系列的战备措施。

    2、广东虎门炮台

    乾隆中后期开始清王朝政治日趋腐败,国力日渐衰落。西方各国开始觊觎中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清朝内部坚决主张禁烟的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到达广州,查禁鸦片,收缴鸦片两万多箱,从6月3日到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同时与爱国将领关天培在东莞县虎门积极布防,设置炮台11座,大炮300多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