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时代让人看不懂了 (第7/16页)
是小民自愿贷的,否则青黄不接、无种下地,一旦绝收,小民岂不是只能将田产典当、沦为佃农? “至于利钱,托拗相公的福,今年风调雨顺,上交赋税、还了青苗贷、交了免役钱之后,应该还能剩下不少口粮。 “若是没有新法的青苗贷,小民就只能去借富户的高利贷,到时候即便农田丰收,怕是最终也要落个典当田产的下场了。 “更何况拗相公用青苗贷的钱修建水利,小民的农田也得到灌溉,收的粮食也多了。” 文君实仍旧不信:“可若是遇上灾荒之年,又如何?” 农夫更疑惑了:“若是灾荒之年,青苗贷可视情况延期或全免啊,就与原本的常平仓救济相似。官人难道不知?” 这次轮到文君实懵逼了。 因为按照这名农夫的说法,新法竟然真的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了?而且当地的农户竟然还颇为感激? 这合理吗? 倒是一直闭门著述的文君实,反而显得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文君实沉默许久,最终回到马车上,对车夫说道:“去下一个地方。” 他不信,还要再多看几处农田,再从其他旧党官员那里获得更多信息,才能最终相信。 …… 天空中风卷云飞,光阴流转。 在齐朝的土地上,数十名实权官员所全心全意推行的新法,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 最开始的时候,民间还多有担忧,对新法颇为抗拒。 一方面,这些农夫很清楚官员的尿性,一听说新法,本能地就联想到了这是要增加一种新的赋税,天然地就有所排斥。 这是农户在过去漫长的被统治生涯中,所积累的朴素经验。 另一方面,那些富户和旧党的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