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3 (第4/4页)
。 会赚钱的当然不止碧山村民,部分看电影的山外村民同样如此。 约定俗成的村落‘电影夜集’渐渐形成,别看买卖便宜,但群众基础多,碧山村民作为首先咬饼的人,赚得不少钱财。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_^ ** 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_-# 哪怕是普通的,氛围跟在家里看很不一样,此刻容易看得进去,也不会随意拉进度,总是喜欢拉进度的叶子~ 第232章 小资与学业 千万别小瞧任何村民群众的小资萌芽思想。 在还没来得及被强制性扼杀的时候, 村民们各种各样的创意法子多起来。 电影夜集上的‘买红薯送红缨枪’、“买木陀螺送温白开”之类的促销手段,已经满足不了碧山人的赚钱致富思想。 他们向山外村民打听道县城消息。 六一年, 本市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荒依旧严重,有工人甚至因为饥饿怕了, 放弃城里的工厂职工生涯, 打包回乡下,守着农村土地过一辈子。 类似王家,每月都能从叶家这类农村亲戚朋友手里,得到邮寄救助的城市家庭, 不足三分之一, 自然灾害的恐慌依旧在城市空气里,县城医院水肿病人还是很多。 这时候,已有村民看见商机,背着‘自留地’粮食蔬菜进城市里买卖或交换物品,缓解城镇居民职工的饥饿,提供他们生活所需。 自留地粮食有限,怎么都不会‘供大于求’,居民们咕噜咕噜叫的肚子, 呼唤着他们高价或市场价买粮食。 毕竟,国营商店与供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