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2/4页)
要是一切顺利,父亲肯借机下台阶,她也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筹谋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这事得投其所好,明着查他的喜好未免容易惊风动雨,我已经派人去剑南道(唐代蜀地旧称)刘公故里查访了。那里也是他和太祖皇帝最初起义之地,要是送礼送得对,或许能让他记起当年情谊。”萧玦道。 这就是所谓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了。 薛蔺马上狗腿地翘起大拇指,赞了声:“公主果然有想法。”接着又转折了一下,“不过……我觉得这么做可能会起反作用。” 萧玦疑惑地挑眼看他。 “我听我阿翁说,当年他们义兄弟三人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刘雍军功最盛,连太祖都远不及。所以义军攻入长安城时,大小将领们当时是向刘雍下跪,请他登基为帝的。是刘雍坚辞不允,力排众议,把萧鸾架到了龙座上,并率先下跪,三呼万岁的。” 萧玦脸色不豫:“刘雍当时确有‘军神’之称。但他不过是一介寒族,若不是我萧氏倾举族之力征义兵、购粮草、发军晌,他又哪儿来后面的威风?” 薛蔺也深以为然,创业这种事本来就难定功劳。但他知悉原著剧情,只能劝道:“不管怎么说,要不是刘雍当年拿剑架在自己脖子上,说要自尽以绝宵小之念,太祖皇帝要登基恐怕还得经历一番波折。” 义军才攻入长安城时,萧鸾和刘雍这对义兄弟感情还是很好的。长安的无尽繁华离间不了他们的兄弟情,却会挑起他们部属的矛盾。 于是刘雍手下的大小将领齐齐跪地,说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求他立即登位。而萧鸾手下的人则站出来怒斥,说“刘帅当年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